年初一下午四點一刻,我靜靜地躺在床上看著乳白色的天花板,應該是呈現一種放空的狀態,在看完劉若英的-生日快樂。
筆電持續放著電影的原聲帶,鋼琴的旋律像午後的風吹拂過稻穗田般的柔軟。
時而發聲的是男女主角的口語旁白,緩緩的聲音輕輕地就描繪出一幅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小故事。

我是一個容易受電影感動的人,所以我喜歡看電影,喜歡被有所感動。
與24小時新聞播放所營造出來的假性年節氣氛相比,今天對我而言,好像只是另一個不用上班天氣陰的假日。
在物質慾望能隨時被滿足的現在,擁有消費能力的我,年節的氣氛早已因此而退散的很快。
幾乎朋友們的童年都是年味較濃郁的,因為那時的年味是建築在一種心情叫-等待。
而現在的年味則連繫在MSN上的問候與手機簡訊的拜年。
盼望的新衣、期待的新鞋子、等待聚首的三合院,全都不見了。

看到新聞上富豪的揮金如土與政客的奪權爭利,相比之下,那些有一餐沒一餐的社會弱勢仍瑟縮在牆角。
對於小小年紀的他們而言,一客麥當勞卻是他們最大的滿足。
當硬幣投入便利商店的零錢捐獻箱時,在施與得之間,我也得到我最大的滿足。
付出,而不是得到。

小故事其實就很感動人,因為那些都只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生活點滴,沒有激情的劇情與撼人的場景,平淡真實的演出與劇終。

生命沒有答案,故事也將永遠等待下一個疑問,永遠待續。
這是電影原聲帶中奶茶旁白其中的一段話,很喜歡,也與你我分享。
眼淚是感動後的結晶,如果有機會,不妨也選一個慵懶的時間,一起與這部電影分享感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ngman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