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教室左後方倒數第二排的位置,這個角度我很喜歡。
在27歲的最後一天,我來到補習班試聽,想知道自己跟課本的距離到底離了多遠。中間下課時我向隔壁的同學搭問,原來他們都是清大或交大的大三生,正為了後年的研究所打基礎,不過看得出來,他們一付離考試還早的慵懶。
可能因為我穿了一件運動式的帶帽外套,腳下穿的是球鞋,一付看起來還是學生的樣,難怪他們問我是明年考試的大四生嗎?聽完其實高興的成份不大,因為我多麼希望我是,那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念書,不會像這時仍在念書或工作做機會成本分析的抉擇。
下課後我到麵包店買次日的早餐,看見一位媽媽帶著約十歲的妹妹從才藝班走了出來。妹妹背後的背包如果說是準備三天兩夜的旅行我都相信,因為那背包的大小,幾乎快要遮住她大半的背影。我在想如果是妹妹自己想要上的才藝班就好,怕的是父母親把自己望子成龍的心態硬套在子女的身上。這樣的才藝,她真的快樂嗎?
相反的,畢了業入了社會工作後,常在興趣與薪水之間作天人交戰的衡量。而大多數人對工作的好壞也取決於薪水的高低,薪水高則優,少則相反。
在滿二十八歲的第一分鐘起,我就在為這個問題煩惱,直到失眠後又入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ngman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